当前位置: > 九游会网站登录 >
九游会网站登录隧道掘进机集开挖、支护、出碴等功能于一身,体形巨大、力大无穷,是地下空间开发的“国之重器”,被誉为“工程机械之王”。但长期以来,以隧道掘进机为代表的高端地下工程装备依赖进口,价格高、服务差,完全受制于人。
2014年,首台国产岩石隧道掘进机在长沙下线,彻底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。之后,大直径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内嵌的双驱动系统,成功解决了困扰世界50多年的“卡机”难题,使国产岩石隧道掘进机首次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
这一个又一个“卡脖子”技术的攻关者,是年仅35岁的第26届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”获得者、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掘进机研发组组长龙斌。
龙斌的大学老师是中国第一批研究地铁盾构机/TBM(硬岩掘进机)的拓荒者。求学时,他常常听老师谈起工程建设受制于外国品牌的故事。
龙斌告诉记者:“1997年修建秦岭铁路隧道时,从国外进口了两台TBM,结果对方狮子大开口,要价超过6亿元。”
看着老师眼中的无奈和不甘,从那时起,龙斌暗下决心:一定要造出属于中国人的掘进机。大学期间,除了上课,龙斌几乎每天“泡”在图书馆里,不断钻研技术知识。
2009年,当时22岁的重庆小伙龙斌听从老师建议,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来到长沙,进入铁建重工,准备勇闯国产掘进机这片新兴领域。
龙斌的带教师傅梁兴生曾参与过国外引进盾构机的生产制造,是国内最早一批啃外文书、制造盾构机的科研人员。他第一眼见到龙斌,就觉得这个小伙子踏实。“不仅好学,还学得快,遇事也不慌张。”说起这位学生,梁兴生连连称赞。
工作前3年,龙斌每天几乎都是在“两点一线”中度过:不是在设计图纸,就是穿梭在项目工地上。“我深刻认识到,只有反复到施工一线去,才能真正熟知地质情况和掘进机面临的施工难题,并从整机参数配置、刀盘刀具等方面开展个性化、定制化设计,从而找到贴合工程实际的解决方案。”龙斌说。
2012年,国家“863计划”对国产首台大直径敞开式TBM自主研制正式立项。刚毕业3年的龙斌,受委派负责该项目的研发设计。
龙斌感觉“压力山大”。从接受这个项目起,他就开启了“疯狂”的工作模式:带领团队深入有关设备施工现场,跟踪分析设备关键部件,研究工作原理及设计制造关键点;遇到技术难题,就深入研究图纸的每一个细节,并经常与液压、电气设计人员交流电液控制等问题,从刀盘刀具等多方面进行个性化设计。
设计图纸越摞越厚,问题清单越改越薄,终于迎来破局的时刻。2014年12月,国产首台岩石隧道掘进机在铁建重工长沙生产基地成功下线。
“这是行业的一座分水岭,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硬岩掘进机的自主化、国产化。”龙斌和团队伙伴激动不已。
中国西部的一个水利工程,最大埋深达2268米,在一次洞内现场取样时,龙斌用两根手指轻松捏碎了一块岩石。“这是‘蚀变岩带’!”他不由得紧张起来。
“蚀变岩带”是一种令工程界胆战心惊的极复杂地质,有一道难跨过的坎儿——“卡机”。国外还没有掘进机成功穿越“蚀变岩带”的先例。
“能否采用混合动力,设计液压马达和电机双驱动系统?”龙斌绞尽脑汁寻找破解的办法,尝试做一个从来没有过的设计。
两套系统背后涉及的关键数据各15组,排列组合,总共有上千种方案。龙斌蹲守在车间,经过100多个日夜的测试,获得上百组试验数据,最终找出了液压和电机相匹配的数据曲线方案。困扰世界挖掘行业50多年的“卡机”难题,由此迎刃而解。
凭借过硬的质量和技术,龙斌团队研制的掘进机,不仅在国内“穿山打洞”,还不断刷新世界隧道工程地下掘进纪录:既能迎战高温——在中东适应60摄氏度超高地面温度;还能克服极寒——在欧洲以日进尺35米的速度“掘胜”零下30摄氏度极寒环境,掘进机成功出口到韩国、秘鲁、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“目前,国产隧道掘进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90%以上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65%。这充分说明我们国产的设备完全达到了国际高水平,整个行业的信心都被提升了。”龙斌透着一股笃定与自信。
对于未来,龙斌和团队有着远大而务实的追求。“我们要把国产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设计研发做到极致,让越来越强的‘地下蛟龙’盾行大地。‘国之重器’不止于大,要从‘中国制造’升级为‘中国智造’,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。”龙斌说。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)
Copyright © 2002-2017 DEDECMS.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